北京大气环境治理薄弱环节在哪儿?
发布时间:2017-04-13

   2017年4月12日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向北京市反馈意见时指出,北京的大气环境治理存在低端污染企业过度发展等薄弱环节。


    2016年年底,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对北京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督察。


    在督察组看来,北京大气治理的薄弱点首先体现在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控不力等方面。


    北京市本地有重型柴油车27万余辆,其中车龄10年以上的约1.1万辆,排放黑烟现象时有发生。北京市对外埠货运车辆尾气执法检测手段不足,处罚力度偏弱,多按低限处罚,且劝返效果不佳,罚款变相成为“过路费”。


    同时,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排放问题也十分突出,但缺乏相应治理政策措施,目前在用机械中仅有约三分之一能达到排放标准。


    督察组抽查发现,有的机动车检测场管理不到位,顺义区京顺机动车检测场不按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操作,存在重型车花钱过关现象。


    其次,部分区域和企业大气环境治理形势严峻。大兴区2016年已成为全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督察组进驻时,仍有工业大院近70个、低端企业近万家,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顺义区连续两年没有完成PM2.5浓度削减目标,降尘量居北京市各区前列,一些已完成清洁能源改造的村庄存在复烧散煤现象。燕山石化2014年实施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减排项目中,截至督察时仍有3项没有正常运行,下属环境监测单位管理不规范。


    另外,群众身边的大气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餐饮油烟污染扰民问题多发,局部区域露天烧烤、油烟直排问题仍然突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料场扬尘等管控不够有力,建筑施工违规行为比较多见;全市纳入监控管理系统的渣土车9000余辆,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有4800多辆实际脱离监控,非法倾倒时有发生。


    督察组指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压力传导不够与工作统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管理比较粗放。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考核流于形式、追责不力等问题。


    督察组认为,北京市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习惯把环境问题归咎于客观原因,谈及大气污染就强调区域外来输入,谈到水污染就强调水资源不足,对主观原因和自身工作问题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履职不到位,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违规为北京哲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延期;北京市发展改革部门协调落实不力,致使全市本地发电量不降反增,外调电比例从2013年的63.8%降至2015年的56.5%,给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带来被动。


    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治理方案等均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标准,但执行过程考核不严,问责不力。华能北京热电厂新增燃气发电机组(三期)项目未按时完成,但考核结果为完成;2014年怀柔等7个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但未按规定向社会公开,也未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问责。


    此外,部门之间协同不够,北京市建筑垃圾及渣土车管理由6个部门分段负责,轮流牵头,多头管理;煤质监管分工交叉,市级质监、工商部门互相推诿,2016年均未开展相应工作。


四川喜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Sichuan XIli Construction Projects LTD.
ADD:成都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天府生命科技园A1栋10楼
TEL:028-67642672